游航首页 | 游戏公会 | 热点新闻 | 游航论坛 | 领内测号 | 游戏评测 | 游戏攻略
『 邀请好友』
发送关闭
»  游客: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网际游航 »  网际游航娱乐区
2101/1页1
发新贴子 回复贴子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您是本帖第 428个阅读者
 主题:[转帖]我期待的新三国看来悲剧了 [全部贴] [楼主贴] [打印] [收藏] 
水龙呤
性别:男
等级:下士
经验:198
发贴:8
精华:0
注册:2010-4-30
状态:离线
在线:4小时
 (0)     (0)
水龙呤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消息息给水龙呤   发送电邮给水龙呤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这个帖子      

[转帖]我期待的新三国看来悲剧了
得分记录:  [我要评分]
  前些时看了新《三国》片花。其战争场面,喊声震天,一团模糊,乱七八糟,忍无可忍。新版台词采用大白话,是最大的败笔。旧版听台词就像在看书,基本与原著吻合,只有一些实在难懂的才改了一点,往往改得比原著还好,保存了史上最好的旧白话,是最大的成功。新版唯一好的,恐怕只有实景拍摄了。
  
  画面华丽,人物苍白,内容空洞,是现在古装戏的通病。
  
  演员只不过是一些穿着古装的人罢了。旧版中,几个重要角色,都几近完美,无可复制。倪大红所饰司马懿气质稍可,只是一脸深沉忧郁,与旧版判若两人,老奸巨猾心态平稳之状不复存在,可以料想后面伐魏之战,诸葛司马一定斗得相当纠结,了无生趣;旧版一个心急如焚,一个悠游自在,终于自在的拖垮心急的,这是多么好的处理。陆毅饰诸葛亮,演至老年,做鹤发童颜状,真是怪异非常。
  
  新版片花,已能看出的错误有:
  [1]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电视剧将“夜杀”改作光天化日。
  [2]吕布之死,《三国志》记载:“(太祖)于是缢杀布。”明明是绞杀,电视剧里偏要改成万箭穿心,可能这样场面可以比较壮观。
  [3]袁曹大战,曹操说天下九州袁绍独占了四个。天下九州,若依古,则为冀州,兖州,青洲,徐州,扬州,荆州,梁州,豫州,雍州。袁绍所据冀、青、幽、并四州,其中的幽州与并州都是从古冀州分出去的,而青州还曾分出去一个营州。所以,袁绍其实只占了天下九州之一点五州。——旧版中,赤壁之战,孙刘联合,说曹操已有天下三分之二,那是对的,南方扬、荆、梁三州,北方冀、兖、青、徐、豫、雍六州。
  [4]《七步诗》最后一句,改让曹丕带着哭腔吟出,不知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王族兄弟在政治斗争中能这样泪流满面,真是有情有义,但是,无论你出于何种目的,把这诗变成集体创作是不对的,一来害得曹植七步只得三句,其罪当斩,二来意思不通。
  另外几个女性角色也改得乱七八糟,姑且不论。
  
  台词,演员,剧情,都远逊旧版,看完片花,已毫无兴趣。


IP:您无权察看 2010-5-12 10:51:10
 推荐给好友            操作  楼主   顶端
问问
性别:女
等级:上等兵
经验:127
发贴:0
精华:0
注册:2010-5-12
状态:离线
在线:1小时
 (0)     (0)
问问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消息息给问问   发送电邮给问问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转帖]我期待的新三国看来悲剧了
得分记录:  [我要评分]
灌水是中国人文化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整个中国文明史,就是一部灌水史。传说时代,舜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妃子就跑到湘水上去灌水,抒发内心的悲哀。泪洒青竹,印上斑斑的痕迹,从此人们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也叫做斑竹。这就是今日各bbs上斑竹这个称号的来历。儒家文化向来把灌水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登论坛上,叹道:“灌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灌水被看成是生命中的永恒。孔门弟子颜回对上网灌水着迷,躲在破旧的网吧里(居陋巷),每天只吃一顿饭(一箪食),往肚子里灌一壶水(一瓢饮),结果少年白发,深度近视。这种好好学习天天灌水的精神,使他成为安贫乐道的楷模。 庄子也非常欣赏灌水的乐趣。他说:“子不灌水,焉知灌水之乐?”又说:“相濡以沫,不如相灌于江湖。”庄子的寓言中,充满了对灌水的智慧。其中《秋水》一篇,最是阐发灌水的奥意。灌水小虾河伯在自己的网站上洋洋自得,但跑到一个大坛子里见到灌水高手洋若(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说他灌的水像海洋一样),,这才真正了解了灌水的真谛。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统一天下后,嬴政对灌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统一上网带宽(车同轨),统一发贴语言(书同文),统一贴子的字节数标准(度量衡)。从此全国各地的子网汇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灌水也被中国人看作勇武的象征。人常说绛灌之勇,就是指绛侯和灌婴,这两个是汉初功臣。灌婴从小灌水,练得一身好功夫。史记上说灌婴“战疾力“,大破项籍,韩信,和英布,官至丞相,封颍阴侯。从此人们就把猛将称作“勇灌三军”。此后更出了个关羽,水灌七军(好厉害!),于是成为了“武圣”。后人记叙关羽和他的同时代人时,面对这个灌水人才辈出的年代,只好说:“滚滚长江都是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个时代中灌水文化被发扬光大,水不但要灌得勇猛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还要灌得富有幽默感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灌水高手在出征某个论坛时,通常还要先灌一杯水,横槊赋湿,以增加灌水的艺术效果。魏晋时期的人物以清谈著称(也就是在聊天室中斗嘴),偶尔跑到室外郊游,他们就会选一个有茂林修竹的水潭,玩曲水流觞的游戏。也就是往帖子里灌水,然后把帖子放到水池里传给别人,别人收到了帖子就喝掉水,另外再跟一个帖子。有时大家灌得兴起,上游下来的贴子太多,别说跟了,看都来不及。唐朝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官员都须经过灌水考试才能上岗。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各路高手鱼灌而入考场,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尽入吾论坛中矣!”这时身边的魏征提醒他说:“别灌太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在这个朝代中还出现了唐湿这么一种灌水的形式。其中李杜二人成就尤高。李白的著名灌水湿中说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种多么宏伟的灌水气象啊!他又有一首咏论坛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颂了在灌水中结下的友谊。唐朝还是一个开放朝代,李白和外国网友晁衡也经常相互灌水,吟湿作河。灌水国际化了。继唐湿后的宋词则又是另一番灌水风光。后人把宋词按照灌水风格分为两派,其一为豪迈派,代表人物苏轼,写下了“大江东去”的壮丽篇章。其二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只要有人灌水的井边,就有人转贴柳永的词。宋朝理学也很发达,继承了孔子的“一灌之道”。章太炎先生著《?汉微言》中云:“仲尼以一灌为道为学。灌之者何?只忠恕耳。”因此宋代的儒者以天理人性为基础,对灌水作了深刻的思辩分析。明朝的灌水文化开始走向民间。有两位畅销小说的作家,一名施耐淹,一名罗灌中,他们对灌水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施耐淹的小说干脆以《水壶》为名,以发扬灌水文化。其间还有其他一些形式的灌水作品,如戏曲《十五灌》等。水至清则无鱼,清初文字狱,见灌水贴就砍,使得灌水贴子大大减少。鹿鼎公韦小宝水灌雅克萨城,签订尼布楚条约,方显出灌水英雄真本色来(黄澄澄的.)。其后乾嘉学派则埋首于故纸堆中,专心整理老贴子。正是由于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一些精彩的灌水之作被保留了下来,而不至于被淹没。纵观中国的历史,是5000年灌水的历史。值此跨入21世纪之时,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谱写灌水的新篇章!!

IP:您无权察看 2010-5-12 11:00:21
 推荐给好友            操作  2  楼   顶端
2101/1页1
发新贴子 回复贴子
页面运行: 609 毫秒

Powered by 联动北方科技 人工智能技术   2008-2016 网际游航    
京ICP证号090597    京ICP备案090176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00093号
本网站由联动北方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支持
86-27-87056338  Email:webmaster@ngame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