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步步落伍的人,进入封2已经很晚,是去年国庆节的第五天吧,偶然发现这款游戏。
在此之前,玩过大约一年的封1,那是一段快乐的岁月。
玩的女号,不因别的,只为那形象符合我的审美情趣。她叫“浅浅”,一个很女性化的名字,也是一个有来历的名字----这是我那鬼才乡党贾平凹给他女儿的名字,寓意为他理想中的女儿和女子应该是浅显易懂和单纯可爱的。我深为认同,是有此名。
最遗憾的是她未到80级,没能穿上那性感的小短裤,我离开了。因为人人用挂,世界已是一片死寂。至今,我已记不得她的帐号和密码,记不得她是在大风冰川的冬湖还是沙漠深处的那片绿洲……一切既清晰而又模糊。
我永远失去了她,我的“浅浅”。我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我创造了她,给了她生命;她陪伴了我,给了我快乐,最终,我还是那么轻描淡写地离开了她。
我想起了郑愁予的那首诗-----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是啊,我也仅仅是个过客!我的“浅浅”,如果你会因孤苦无依而流泪,那冬湖早该是泛滥了吧!
……
正是封1的这种感情带入让我进入封2,算来已是5个来月了。而我也早已发现这已是一款纯粹的商业游戏,已不再是一班才子们的艺术作品了。
不想多说自己,也不想说什么战斗、恩怨的话题,这些于我看来不过是这游戏最浮表的东西,我关注的始终是人性的、美好的点点滴滴。
就说她吧,一个叫“吹水剧团”的女子-----原谅我用了她的真名。
自打我进入游戏,她已经是存在了。至今她依然是穿着那标志性的小蓝装“铁盔鱼鳞甲”,和那件任务给的10级小绿衣一样的造型,一个“水蓝色的女子”。
发现她是在拍卖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始终在做一种生意,那就是拍卖1---3号小石头,很长很长的时间,直到今天,正是这种单纯和执着让我留心。
终于有一天,我知道在九黎的白虎山可以量产1—3号小石头,于是也建了个小YS,在一个晚上去那挂机,于是我发现了这个“水蓝色女子”的行踪。打那以后,挖宝、练小号,我都会往白虎山一趟,去看看这个
单纯、执着的女子。她始终在那辛勤地刷怪,很机械也很忘我,似乎这世界的喧嚣和杀伐与她无关,她的世界只有白虎山和那些个小石头。
她从不在世界叫卖,世界也见不到她的名字。偶尔,一般在早上,你会在九黎拍卖那看见她,那可能是在上货和收取邮件。
红尘滚滚,世事纷纭,这个“水蓝色的女子”也免不了于其中浮沉。
一批一批的工作室来了,小石头市场经历了一次次的潮起潮落。我留意到她也在谨慎地调价,那么被动,没有一丁点的商业策略。似乎她永远不懂得如何批量出货、囤积居奇、饥饿营销和欺行霸市的种种技巧。她只是亦步亦趋,以市场平均价为基准微调自己的售价。
我知道,她这种个性和商业手法,只能赚取微薄的辛苦钱。
工作室市场行为的恶果一定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把一种商品量产化,直到无利可图后转向另一种商品,商人趋利的本性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作室。只有她在坚持,日复一日地摆弄她那3种小石头。
她好象也从不参加各种活动,她的等级一直都是57级。
每次,看到这个单薄、弱小、静默而又执着的“水蓝色的女子”,我的感触是颇为复杂的。这号的主人是男是女?她的大号是谁?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关紧要。只觉得她让这个游戏有了点个性,多了点内涵,让你知道在杀伐和浮躁的水面下,还有一股坚定、执着的暗流。
总感觉在哪见过这个“水蓝色的女子”。
“安多纳德”,是她!
《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那个女子,本该是快乐童年的她,双亲亡故。为了弟弟,她含辛茹苦,背井离乡,卑微、寂寞、辛勤地工作,甚至牺牲了爱情和生命。
约翰.克里斯多夫也正是因为这个女子而改变,这就是卑微的力量!
“执着一念而轻万念”,正是这种精神,也是禅的不二法门,佛的微言大义。
“水蓝色女子”也罢,“安多纳德”也罢,我想说的是,即便是游戏,我们也可以发现和感受到另一种崇高和美好-----那就是人性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