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蓓蕾绽放早春第一抹殷红,大街小巷流动着绿意浓浓的情绪,母亲却还在讲述着她的故事,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
(一)兔子喜欢向动物们夸耀他的速度,“我从来没有失败过,”她说,“当我奔跑时,没有人比我更快。”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似乎,母亲的记忆里没有童年,外公死得早,当她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要挑起家里的担子,使得原本不是很结实的肩膀显得更加沉重。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要翻过三座大山,去打柴、捡松子,回来后,挑上担子去十里以外的池塘边挑水,回到家,气喘吁吁地开始做饭,照顾嗷嗷待哺的弟弟;为了家里经济稍微宽裕一点,母亲没日没夜地为村里人放牛;为了弟弟有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母亲受人欺负,只把委屈埋在心里,从不向弟弟说起;为了家里每年不断粮,母亲每年勤勤恳恳,面朝黄土背朝天,默默地春耕秋收。
就这样,母亲把家里的叁亩地一个人扛了下来。每当播种或者收获的季节,当看到其他的孩子三五成群,欢歌笑语地在田地里嬉戏时,母亲却是一个人瘦小孱弱的身体,孤寂地立在田地里,不断的重复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动作时,但是她不能停。每次,母亲只是悄悄地把泪水往田地里种,等待着他们开花,结果。
叁亩地,一扛,母亲就扛了十六年。弟弟成长着,开始懂事了,也可以帮上一点忙,母亲感到很欣慰。虽然日子是苦了点,但是她从来没有让弟弟受过累,挨过饿,直到现在,每当母亲回忆起这段故事,她的脸上还是洋溢着自豪:“当我想去做一件事时,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没有人不夸奖我的。”
(二)乌龟平静地说:“我要与你比赛。”“真是笑话,我可以边玩边和你赛跑。”兔子说。
故事还在��续。这年,母亲十六岁。她对弟弟说:“清儿,我们现在的日子太清苦,姐姐想到城里去看看,听我在城里卖炒货的姨妈说,城里很热闹。”母亲决定,趁自己现在还年轻,她要走出山沟,去城里闯闯。于是,她开始帮助城里的姨妈卖炒货,后来,母亲自己熟悉了卖炒货的程序,她开始独立地卖起炒货来。
从山沟到城里的路,翻山越岭,最快也要走三个小时。每天,母亲三点起床,匆匆忙忙准备好炒货后,四点从家里出发,于是,每天这条宁静的路上多了一个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走起路来却显得很颠簸的瘦小身影,她背着依然清晰的月光,在迷雾寻找方向,一步一步地向城里靠近。这一路很艰难,但是母亲从来没有萌生过放弃的念头,因为她知道,这一条是通往未来的路,充满着希望。
经常,为了节省开支,母亲会在下午四点把所有的炒货都卖完,马上赶路回家去,大约在晚八点吃午饭。
日子依旧不是很富裕。可是,母亲已经可以给家里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有时还可以从城里带一些新鲜玩意儿给舅舅,自己也可以买自己想要穿的漂亮衣服了。其实,这个时候,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弟弟可以彻彻底底的走出这个山沟,所以,母亲把他送进了学校。希望他不需要再像自己一样,老是想着法子走出这个老山沟。
(三)比赛开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但是他觉得自己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边睡着了。
故事还没有结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舅舅初中毕业,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正像母亲当初所想的,他在城里安居了。这让母亲觉得很有成就感。后来,母亲也遇到了父亲。可是,她们没有任何的经济基础,一切只能够从零开始,他们没有任何畏惧,在党的号召下,自力更生,他们开始经营水果批发业,对于年轻的父亲和母亲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实质上,这个行业需要每天五点钟起床,去城外进货,然后将货物运到水果市场,等待一些零售商来买这些水果。而父亲身体不是很好,曾经得过肝炎,所以,这种搬运的体力活只能够由母亲来做。
这些日子,虽然有了自己的新家,可是母亲更加劳累了,除了每天要经营水果店之外,她还要照看自己的两个孩子。从为她们洗尿布到为她们担心,从教她们走路到教她们说话,从送她们去学堂到去参加她们的家长会,母亲总是在不断的期盼着她们快快长大,帮她分担生活的苦闷……
此时,母亲太累了,二零零六年,她被查出患有心脏病,乳腺炎和胃病而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疗养的她还是在不断的念叨自己的水果店,自己的孩子。
(四)乌龟慢腾腾地却持续不停地走,当兔子一觉醒来,他看到乌龟已经快到终点线了。兔子输了比赛。
故事该接近尾声了。时间还是在流逝,母亲现在的身体也好了很多,她已经没有再经营她的水果店了,她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可以帮她分担苦闷 了,她的丈夫还是很爱她,每天都在细心的照顾她,可她,还是在继续回味着自己的这一生,女人,这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