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青少年易为网瘾所害
由于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和青少年自我实现欲望强、青春期心理不成熟以及未学会正确应对现实挫折,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就很容易沉迷网络导致成瘾。在本次调查中,有55.32%的青少年对“如果你有一段时间(比如3天)不上网,会觉得难受么?”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
根据本次调查分析,四类青少年易发展为网瘾者:
一为生活在家庭环境冷漠,缺少温情教养方式的青少年;二为采用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应对方式心理的青少年;三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和社交效能感较低的青少年;四为自我认同度较低的青少年。
“其中,家庭因素最主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那些沉溺于网络、流连于网吧、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家庭关系不和睦,有的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致使这些孩子对家庭没有归属感,经常借助于虚拟世界来填补内心的孤独,久而久之,上网成瘾。另外,由于家庭对他们的日常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再加上父母没有做一个好的榜样,他们便更多地从网络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态度,而缺少有效辨别是非的能力,把虚拟世界中的极端行为带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导致行为失范。这些青少年在网络中既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被害人,也容易成为网络中的施害者。”孙宏艳说。
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带来损害。一方面沉迷网络威胁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包括自我概念、自我存在的一致性与连续性、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责任意识,直接损害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上网时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体行为,这种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导致了许多青少年为逃避现实生活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导致社会化不足,使他们社会应激源多、幸福感低、攻击性强、孤独感重。这些损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生活。
该贴由晶晶转至本版2009-8-20 9: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