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是三代人的房贷
不少外国人觉得很奇怪,在中国外资企业打工的中国小青年们,一个月工资不过1万元,怎么能买得起几百万的房子,买得起20万的车子,小孩子能去得起一个月费用数千元的幼儿园。同样欧美发达国家的夫妻们,他们消费能力看上去都不及中国的年轻夫妻们。更一些经济学家也说,中国人虽然收入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消费能力惊人,因此中国拉动内需的前景看好。
其实这都错估了中国家庭、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消费能力。
2007年前我说过,中国买房子要刮走三代人的积蓄。如今一些经济学家终于承认了这一点。其实中国的消费能力,花钱的一方是两夫妻,但资金来源不局限于这夫妻俩,而是夫妻双方三代人的储蓄和收入。
曾经我的一位远亲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结婚,两年前要求买辆15万的汽车。但他们银行里只有不到8万的积蓄,因此要父母支援,父母没有那么多钱,因此只好和亲戚们借钱。最后在父母的积蓄和亲戚的资助下,这对80后夫妻如愿买了这辆心意的小轿车。
全世界都在惊讶中国旅游者在海外惊人的购买力。我们中国人出国买东西,其实很多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代购。香港化妆品和世界品牌服装、日本的电子产品、法国昂贵的葡萄酒、瑞士名贵手表等,中国旅客买这些,很多是要送人或替其他朋友们代购。如此,一来,中国人的购买力被夸大。
可见,同样一对夫妻的支出,西方国家的夫妻基本是靠自己的收入来消费,或买房、买车、旅游。而中国夫妻们,特别是80后夫妻的消费,很多依靠父母乃至更上一代人的财务支持。
从这种三代人支援一对小夫妻的消费模式,可以推断出中国人的负债模式。
80后小夫妻们的房贷,不仅仅是小夫妻两人的房贷,那是全家三代人的房贷。小孩子的教育费用,也是三代人的共同承担。
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在中国,年轻夫妻们虽然收入有限,依然能在如此高昂的房价、教育费用下,居然还敢购买房子、支付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上贵族学校。
中国的一胎化,也加剧了这种消费模式的。由于80后基本都是一胎化的结果,因此上一代人对“小太阳”夫妻的支持可以说不留余地。
一对80后夫妻要结婚买房子,为了拿下首付作按揭,夫妻双方的父母、祖父母、甚至外祖父母,都会慷慨解囊。为了让小太阳夫妻能有房子车子,上两代人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养老钱倾囊而出。
中国老一代人传统观念很强烈,孩子到了25岁后还不结婚生孩子,老人们脸上也不光彩。因此老人们拼命也要帮孩子早些结婚。如今在城市里,房子是结婚的物质基础。几年来由于房价狂涨,老百姓不能全款买房,那么做个首期按揭,也要把房子拿下。这就造成了所谓的房地产大涨声中的“丈母娘”刚性需求。孩子们在家长们财力的全力支持下,铤而走险成为了房奴。
在中国成为房奴的小夫妻们,两个人一个月收入70%以上支付了房贷按揭并不罕见。很多夫妻成为房奴后,有的连基本生活费都成问题。有了孩子,那就只能“啃老”。在这种财务情况下,假如一方没有收入,那么夫妻两个实际走入了破产,房子被银行收回,分文全无。在美国,夫妻真到了这一步,那就是夫妻俩的“金融危机”,这个危机止步于夫妻俩,不会波及到他们父母一代。因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夫妻们的财务生活和上一代人是完全分开的。
但在中国,假如80后夫妻一方失业不能负担按揭,上两代人的钱还能支撑一下。所以,中国的银行在作按揭时,不必过多担心夫妻两个人的实际收入情况。由于文化和传统观念,中国的老一代人,绝对不会坐视80后夫妻破产而被赶到大马路。
于是乎,中国夫妻们的房贷风险不仅仅属于夫妻俩,而是三代人共同背负。从而这导致了中国人“消费”和“负债”承受能力超强的现象。房价哪怕一涨再涨,80后为了结婚照样继续买房子.
其代价是,为了80后的结婚,三代人的积蓄和收入被大部分刮干净,三代人的剩余资金极其有限。家庭承担突发事件如老人生病、失业等的财务能力大为下降。完成了80后夫妻的房子和结婚需要之后,三代人同时走入了长期节衣缩食的日子,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大幅度萎缩。因此,买了房子当了房奴,再谈拉动消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
金融危机只能让一对西方夫妻破产,对他们的父母或更上一代不会构成财务威胁。而我们80后房奴夫妻一旦破产,就立刻成为了上两代人的财务负担,假如因为某些原因不足以支付三代人的基本生活了,那就成了三代人的共同破产。
因此,中国这种三代人消费和负债的模式,优点是使得我们中国家庭的整体对抗财务危机的能力加强。但反过来看,一旦三代人都进入了实质性破产,我们金融机构和社会福利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负担,要比西方国家大得多。
qq飞车外挂下载 惊天动地私服 三国争霸 永恒之塔私服 qq三国外挂 qq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