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打手公司”
此类网络公关公司会为其客户发帖诋毁竞争对手,他们亦被称为“网络黑社会”
“现在企业应该对这类现象进行关注和思考。”在经历了“松山湖会议纪要”网帖事件后,韦业宁发现,事件背后有专业的网络公关公司在进行炒作。
韦业宁是万科周刊主编。
他说,以往万科对于网上论坛的发帖关注不多,事件发生后,在报警无效的情况下,万科找到网络公关公司,对针对自己的造谣帖子进行逐一回应。
新东方的王立也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如此多的网站密集发布帖子,不是自然传播或一个人能做到的,很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王立分析说,目前有许多投资商甚至海外投资银行,为做空新东方股票,靠新东方股价下降赢利,不惜一切代价制造新东方的负面新闻;其次,目前教育培训的机构增多,很多企业都想多分一块蛋糕,所以也有可能是一些竞争对手所为。
李海刚经营的北京草根时代公关公司就是一家网络公关公司。
他承认业内确实有些网络公关公司会在客户的指令下,为其恶意攻击竞争对手、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使本来正常运营的企业突然遭遇灭顶之灾。
这些网络公关公司被称为“网络黑社会”或者“网络打手公司”。
李海刚说,因为企业的负面新闻往往是网站和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所以这些“网络打手公司”利用企业的负面信息,或者捏造事实进行攻击。
自称策划“贾君鹏”事件的北京口品传媒公司总经理黄亮华说,自他涉足此行业3年来,已有8家企业找上门,希望他们帮助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黄称他们并没接这样的业务,但业内接这样业务的公司也有很多。
对于这些负面信息的炒作,黄亮华说,他们会事先分成两派,在网上展开正反争论,引导网民参与。直至话题炒作到一定时候,然后引导平面媒体参与。
残疾人、闲散人成为雇用“水军”
网络公关公司雇用“发帖手”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产品营销、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服务
黄亮华虽然只有27岁,但对于网络公关公司的操作模式已非常熟悉。
他说,网络公关公司手底下有自己的“水军”(网络公关中的发帖手)。这些水军分散在全国各地,有大学生、残疾人、闲散人员等。
每次炒作事件,都要依靠“水军”们同时发帖,才能在网络上形成集束效应。
若要为一个企业炒作,他们会事先分析网民的心理,按照愤青、仇富、同情弱者等因素制作网帖。
“我们发的每一个帖子,一定要有错别字,一定要有一句语句不通。”黄亮华说,他们在写作帖子时也有讲究,要让网民们相信这是发帖人一句句在网上敲出来、未经修饰的真实说法。
帖子制作完成后,他们将发帖方案、网页链接等发给水军的负责人。以黄亮华的公司为例,公司五六名员工每人负责十个水军小组,一个小组100人。
水军们接到发帖指令后,他们根据自己的任务,进入网络论坛数据库,分别在各个论坛里发帖。
“我手里有50多万个网络论坛。”黄亮华说,数千名水军让一个帖子在数千家论坛里同时出现非常容易。
黄亮华说,目前,北京市网络公关公司大约有700多家。其中,最为初级的是专门的发帖公司,他们以发帖数量赚钱。发表一篇帖子价格在0.3-0.5元左右。而许多网络公关公司则会为企业提供品牌炒作、产品营销、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服务。
以口碑传播为例,可以为一家企业做好的口碑,也可以将其做成差的口碑。
去年5月,王老吉赈灾捐款1亿元后出现大量赞誉的帖子,网络公关业内普遍的看法是,背后专业团队操作所致。在5月18日至5月23日间出现大量跟帖,通过IP地址发现,很多人都是在同一地方发帖,而且很多论坛用户是5月18日之后新注册。
黄亮华认为这决不是网民的无心之举。
“网络黑社会”无法可治?
业内人士称,企业能找到诽谤证据但找不到发帖网民,所以无法用法律保护自己
从多个案例中看出,目前网络上针对企业发帖等方式的恶意竞争,已层出不穷。但是企业遇到这样的事件,如果没有快速反应,往往会束手无策。
李海刚说,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有关保护企业网络商誉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没有执行力度,企业或者个人在遭遇网络上竞争对手或者其他群体的恶意攻击时,往往无法通过正当法律途径解决。
“目前的法律没有考虑到网络信息的爆炸性传播速度,这是最大的缺陷。”李海刚认为,网络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走,即使打赢了官司,负面信息和恶意诋毁却早已散步到网络的各个角落,已经对品牌造成极大伤害,赢了官司却输了市场、丧失了消费者信心。
据了解,上述国内著名奶粉品牌企业遭受网帖攻击后,该公司虽然收集到恶意攻击的截图,但却无法找到具体是由谁发的这些帖子,所以也就无法走正常法律程序,对网络打手和背后的奶粉企业给予惩罚。
黄亮华说,目前这个行业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其行为约束仅仅靠自律。
据他解释,他们雇用的发帖员都是网民,一个网民针对企业的发帖,诋毁该企业产品,法律难以追究网民个体的责任。若靠企业自身去调查掌握诽谤证据,则需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之后还不一定能成功找到IP地址后面的那名网民。
另外,目前中国对网络的管理还是服务器属地管理,网络论坛分布在世界各地,企业要消除影响,删掉所有信息几乎不可能。
业内呼吁完善司法手段
专家称网上言论需负法律责任;业内人士认为应完善相应司法手段保证发帖者履行责任
截至今年4月18日,中国的网民数已达到3.16亿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字)。
黄亮华说,这个庞大的网民规模,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和利用这个平台,提前做出预警方案,并且要主动公开透明传播良性信息。
而新东方、万科等大型企业遭遇网络恶意攻击的事件更加将互联网管理的法律空白、“网络公关公司”、“删帖公司”的畸形存在以及个人隐私与网络道德的矛盾凸现出来,这应该引起政府、法律界和广大网民的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
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曾在2002年就已强调,网络也应该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
一位网络公关公司的业内人士说,目前的司法手段还不够完善,当企业受到网络诽谤时,公安部门应该予以立案,进行侦查。不然企业是无法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