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航首页 | 游戏公会 | 热点新闻 | 游航论坛 | 领内测号 | 游戏评测 | 游戏攻略
『 邀请好友』
发送关闭
»  游客: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网际游航 »  游航聊吧
1101/1页1
发新贴子 回复贴子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您是本帖第 657个阅读者
 主题:十年之后,凤姐在哪里? [全部贴] [楼主贴] [打印] [收藏] 
只是当时已惘然
性别:女
等级:少校
经验:842
发贴:32
精华:0
注册:2010-9-18
状态:离线
在线:12小时
 (0)     (0)
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消息息给只是当时已惘然   发送电邮给只是当时已惘然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这个帖子      

十年之后,凤姐在哪里?
得分记录:  [我要评分]
一则雷人的征婚启示,炒红了一个“凤姐”。我们除了惊叹,还能想到些什么?

有了“凤姐”,才让我们猛然发觉: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没有最自恋,只有更自恋;没有最白痴,只有更白痴;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

“凤姐事件”的详细过程我就不愿再赘述了,以免引起“审丑疲劳”,有损胃口。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嘲弄玩偶的人终将被玩偶自身及幕后的操纵者所嘲弄。

现在的娱乐圈实在是太搞、太炒,什么快男,超女,**门、诈捐门,搞得观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演艺“新星”潇洒地穿行于红地毯的脚步声,最近,从另一个极端“光荣”入围“新星”行列的两个人走到了台前,一个叫做 “凤姐”,另一个叫做“马诺”。

稍作比较便不难得知,她们的出名方式几乎完全雷同——以一系列超出世人心理承受底线的“雷言囧语”为当头炮,所利用工具为现代网络、电视,手段有一个专业术语,名曰“炒作”。

“清华北大博士毕业生,西南或中部地区不予考虑”等惊人之语如果是出于大红大紫的影视巨星章子怡或者蒙昧无知的三岁小女孩之口,人们或许尚可理解,但出于身高只有1.46m的成年凤姐之口,着实就不同反响了。自从那一刻起,一条狐狸尾巴——“特意炒作”立即现形。

令人惊奇的是,偏偏就是这么一“炒”,大众舆论顷刻转向,发疯般地跟风炒作。就凤姐而言,大概的确是由于她本人长相实在太“特别”,出语更是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而娱乐圈里的帅哥美女太多太多,人们往往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一旦如此,势必转而“审丑”,这是一件很新鲜、很值得把玩的事情。

强烈的��觉和听觉对比以及心理落差能够满足大脑沟壑中某跟神经的独特需要;极度的自信过后必然转而自卑,从弱者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强大和优越,继而获得精神上的胜利与满足。我想这就是“凤姐现象”的产生——除了市场经济因素之外,更深层次的心理层面的原因。

在一些娱乐节目对“凤姐”的访谈过程中,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感觉到主持人不是在采访一个“名人”,而是在戏弄一个木偶、傻瓜。台下观众那蔑视的眼神、表情、笑声、唏嘘声也给予了很好配合。我们感到新奇,得到娱乐,同时,心里更觉得悲凉。

出名,现在看来有必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出名,一种是负出名。尽管这是完全相反的两极,但并不妨碍它们都能带来可观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而这,正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因而,策划炒作“出名事件”正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利益链。

事实上,“热”与“正出名”还是有所不同的。“热”是短暂的,“热”过之后必然冷却,而“正出名”是有持续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前者如“芙蓉姐姐”等网络“新秀”,后者如成龙、s**等影视大腕。纵观总个事件,凤姐其实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玩偶、一个傀儡被把玩、被炒作、被恶搞罢了。也许一年、两年、三五年、至多十年,她——凤姐,必将很快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网络历史的笑谈。然而,当我们 “透视”凤姐观察其背后时就不难发现:我们在前台嘲笑、戏弄、把玩凤姐,后台的策划者、利益既得者以及痴呆的凤姐本人也在幕后嘲笑、戏弄、把玩我们。他们达到了预期目的,得到了想得到的,而我们却扔掉了大片的上网时间着着实实“被娱乐”了一把。

正如嘲弄历史的人必将被历史所嘲弄,嘲弄玩偶的人也终将被玩偶自身及幕后的操纵���所嘲弄。

(二)嘲弄社会的玩偶终将被社会所嘲弄

如果审美疲劳了,我们不妨去登山临水,领略大自然的神韵,又何必揪出一个反面典型“审丑”一番?

如果我们同情弱者(凤姐体型上属于弱者已无疑议,然而从她的极度痴呆、自恋、忽视全世界的审美倾向、以甘当前台小丑为无上荣耀等角度看,她精神独立意识上也沦为了弱者),就应该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如捐钱、提供工作岗位、或者将同情化作晶莹的泪水随风飘落,又何必去跟风作践、戏弄?

如果我们想透过他人寻求一种心理优越感,又何必找一个毫无自知之明的人作为参照对象?如果我们寻求心理刺激,又何必选择如此一种没有品位的方式?

如果……

从凤姐本人在某些娱乐节目中爆出的一些“猛料”及她自身的言谈举止来看,聪明的人并不是自诩为“前后五百年智慧无人能及”的凤姐,而是幕后的策划者,而她本人确确实实只是一个玩偶。我们的舆论导向一时被其牵制,反映了大众一种普遍性的心态——集体性无聊或者集体性疯狂。

如果凤姐疯了,那么我们跟着疯了;如果凤姐没疯,那么我们也被她耍疯或气疯了。

到底是谁使谁疯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在整个事件中,毫无疑问,大众媒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大众传媒是社会舆论的掌舵手,虽然有出于提升自身影响力而去迎合大众口味的冲动,但更有正确、健康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良知的责任与群体性审美品位。热炒归热炒,责任归责任,两者不能混淆。当两者出现冲突时,得有个正确的取舍。

所幸的是,当前**澎湃的“南非世界杯”以及赛场上那“嗡嗡嗡”苍蝇鸣叫一般的祖拉声音迅速将人们的视线吸引了过来,所谓“凤姐舆论导向��之说,所涉及的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闲得无聊的谈资罢了,并不能够引导社会舆论主流。由此可见,“名人炒作”事件只是人们无聊时的“辅助餐”,而非舆情的“正餐”。

信息爆炸压缩了社会,淹没了普通个人,可凤姐是个例外。

上帝早已立下规矩:伟大的思想赐予身体羸弱的人,卑劣的念头赐予道貌岸然的人。凤姐依然是个例外。

凤姐创造了个人奇迹,她不仅没有被淹没,反而鱼跃龙门,出奇制胜。当然,她也付出了相应的沉重代价:

曾经,她是真实的罗玉凤,具备一个普通人的全部真实情感和独立精神,比如:亲情的温馨,求知的心灵自由,成功的喜悦,失意的苦痛,生存的艰难……

如今,她已摇身变为伪装的“凤姐”,或许已经麻木,完全沦为了一个玩偶、工具、傀儡,迷失了完整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世界。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的改变?

凤姐你自信,这自信却源于无知;你狂妄,这狂妄又源于盲目自信。与社会孤军对抗,无异于自杀。我只想问:一年、三年、五年或许十年之后,你会在哪里?还会像今天这么“红”么?你过得还好吗?

正如嘲弄玩偶的人反而被玩偶所嘲弄,嘲弄社会的玩偶也终将被社会所嘲弄。

----------------------------------------------
猎人看到天上有只鸟,开了三枪都没打中,但那只鸟还是掉了下来,原来那只鸟看子弹没打中就拍胸脯说:“吓死了,吓死了!”
IP:您无权察看 2010-10-26 16:55:02
 推荐给好友            操作  楼主   顶端
1101/1页1
发新贴子 回复贴子
页面运行: 551 毫秒

Powered by 联动北方科技 人工智能技术   2008-2016 网际游航    
京ICP证号090597    京ICP备案090176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00093号
本网站由联动北方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支持
86-27-87056338  Email:webmaster@ngameb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