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航首页 | 游戏公会 | 热点新闻 | 游航论坛 | 领内测号 | 游戏评测 | 游戏攻略
『 邀请好友』
发送关闭
»  游客: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网际游航 »  游航聊吧
2101/1页1
发新贴子 回复贴子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您是本帖第 598个阅读者
 主题:新生发帖诉"武汉大学城被孤立" 进城跋山涉水[转帖] [全部贴] [楼主贴] [打印] [收藏] 
呦呦奶茶
性别:女
等级:上等兵
经验:120
发贴:3
精华:0
注册:2010-9-7
状态:离线
在线:4小时
 (0)     (0)
呦呦奶茶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消息息给呦呦奶茶   发送电邮给呦呦奶茶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这个帖子      

新生发帖诉"武汉大学城被孤立" 进城跋山涉水[转帖]
得分记录:  [我要评分]

“受不了大学城里被孤立的感觉!”近日,一位江夏区藏龙岛某校的大一新生胡子(化名)在腾讯·大楚网大楚社区上发帖称,梦想中对大学的美好幻想全没了,大学该有的文化氛围完全感受不到,进趟市区仿佛跋山涉水。连日来,这个不到四百字的帖子,引来万余名网友“围观”(围观:网络用语,意指关注)。老师都不住在大学城,都是早晨大巴拉来,中午再拉走。师哥师姐也都到本部去了。这不等于把我们这些新生孤立在这里吗?”

胡子是黄石人,今年高考发挥失利,调档考入江夏区藏龙岛大学城内的华农楚天学院。“老远看到校门,就有种强烈的失落感。”胡子说,他是由父母开车从黄石老家送到学校的,“从黄石到武汉花了两小时,进了武汉再到这所学校又花了两小时,偏僻了。”

“黑的和摩托车是必备的,不然晚上就悲剧了……”跟帖的小李是湖北经济学院的学生,校门口的公交车要等近半小时才来一趟,并且晚上8时许就收班了。小李和其他同学一样,把每次坐车进市区戏称为“进城”,“感觉自己是身在一个偏僻的田园小村庄。”

“不想回大学城读书,那里什么也没有!”武汉体育学院的大二学生原子也跟帖说,他大一在藏龙岛新校区读了一年,当时吃饭难、出门难、没校园氛围。如今原子搬到了武汉体院本部,老校区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文化氛围和气场,“大学校园就应该是这样的。”

“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胡子在帖子中发问。许多网友劝他“淡定”,称大学城内安静艰苦的环境更适合学习。也有网友感叹:“说起来大家全是淡定哥、淡定姐,但一到周末、假期,学校就一片荒凉、人迹罕至啊……”

■ 新闻背景

江夏区藏龙岛大学城兴建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把校区搬迁到此,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华师传媒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都在藏龙岛科技园内。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武汉市大学生人数已突破100万,超过北京和上海,跃居全国第一。而藏龙岛大学城内,则居住着十万余名大学师生。

■ 实地探访

交通:“进一次城”要花两小时

中国地大江城学院离最近的商业中心鲁巷都还有22公里,只有901、903两趟出行公交路线。一次耗时就要一小时。

“昨天我爸送我来学校的时候,从鲁巷的一家宾馆出发,一路上问了四次路,生怕已经走出了武汉市。”昨天上午,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一名正在军训的浙江籍新生说,“一路上越走越荒,我跟我爸的心也越来越凉”。

唐钦锋是中国地大江城学院07级新闻专业的学生,他最近一次到武昌区是在上星期。从学校所在的江夏区纸坊街,赶到30公里外的中南路参加一场招聘会,他要在早上6点起床,坐近两小时的车,才能于9点前赶到会场。

“这样找工作也很难啊。”唐钦锋说,好几次面试成功准备实习时,面试官都会问学校在哪里,当知道学校离公司有两小时车程时往往会婉拒,“他们怕我每天不能按时到公司上班。”

老师:一下课就急着赶班车回家

随着学校的扩招,还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高校将部分校区外迁,在外建立新的校区,以解决市内日益紧缩的生存环境,可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近几年,武汉纺织大学就将部分专业移到了位于江夏的阳光校区。大三男生郑融(化名)说,校区的外迁导致了学校自身文化底蕴的分裂丢失。在新校区,没有老校区那种多年的建筑文化特色底蕴,新建校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研究学习设备装备齐全,这对学习无疑是一种障碍。而且分校区一般都远离市中心,老师大都住在市内。只能依靠班车每天把老师从主校区接来上课,上完课再拉走,“到了晚上就没有老师了。想和老师交流,只能通过网络。”

华农楚天学院和湖北美院的同学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每天上午和下午,学院都会派校车把老师从本校拉来上课,然后再送回去。一位同学笑称,“我们老师白天来了晚上走,一下课就急着走,否则就赶不上班车了。”

学生:“从城市到农村”落差太大

彭泉波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城市里长大的他坦言,初到学校报道时,心理落差很大,感觉自己是“从城市到农村”。本来向往中象牙塔中的那种学术氛围几乎看不到,专家学者讲座的信息也很不灵通,“最近一次听讲座还是去年易中天来武大那次,转了几次车好歹还是赶上了”。

彭泉波说,他不止一次问自己,“这种与世隔绝的大学校园真的能培养出有用人才吗?世外桃源又如何?环境优美又如何?”

有时候,彭泉波在网上看到省博物馆、美术馆有画展什么的,想找同学结伴一起去,可大家都嫌路远不想去,“上次看意大利画展,我们想赶在9点钟之前到,这样可以作为第一批进场的人,就不用排队。为了能早点到省博,我们6点多就起床了。”

“大学城把我们都孤立了,完全感受不到大学周围的文化氛围。”彭泉波说,“在大学城,只有兴建的住宅校区和宽阔的大马路,接触不到丰富的社会。”

■专家观点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罗建国教授:

“做学问就要求清静”

校园文化何以育人?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个“泡菜”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前党委书记朱玉泉对该理论的解释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泡菜”理论,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同样,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罗建国教授认为:“其实高校远离城区,也谈不上割裂,因为许多国外的大学都是建设在风景秀丽清静的地区。大学城里的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要提高质量,二是办出特色。”

罗建国建议,大学城的建设有不利的一面,比如基础设施不太完善等,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学问就要求清静,学生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应慢慢调整心态,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只要各方正确引导,这种远离城区的学校对大学生还是有好处的,特别对学业很有利。”罗建国认为,只要把学校的安全搞好,大学远离城区是好的。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

“大学应该被城市遗忘”

“大学应该被城市遗忘。”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认为,按理说,大学应该远离大城区、远离繁华,这样学生才能静下心来读书。武大、华师等高校门前的繁华是因为城市的扩大化,以前它们也是远城区。

“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精气神,师生之间要能经常交流。”叶显发说。在这方面,剑桥大学是个很好的示范,它是“大学在镇里,镇在大学里”,它看起来并不繁华,但是镇上有很多咖啡馆、书店,成为学校师生交流沟通的场所。

叶显发说,大学城的交通不便是事实,确实要改善。大学城的文化产品不配套,则是因为大学城缺少历史文化的积淀。文化配套是个长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现在许多老师不住校。大学城里出现“白天老师上课,晚上就被拉走”的现象。叶显发认为这样不妥。他认为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和学生一起住在学校,方便师生间的交流,增加学校的文化气息。

叶显发认为,如今中国有五六百万的大学生,高等教育到了大众化阶段,扩招是必然的。但在扩招的同时,也要有一些学校走精英化教育的道路。美国的大众化教育就是由社区大学承担的,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学校则负责精英教育。所以,越是好的学校就越不能随意扩招。

文章来源:腾讯·大楚网大楚社区


IP:您无权察看 2010-9-14 10:34:50
 推荐给好友            操作  楼主   顶端
呦呦奶茶
性别:女
等级:上等兵
经验:120
发贴:3
精华:0
注册:2010-9-7
状态:离线
在线:4小时
 (0)     (0)
呦呦奶茶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消息息给呦呦奶茶   发送电邮给呦呦奶茶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这个帖子      

回复:新生发帖诉"武汉大学城被孤立" 进城跋山涉水[转帖]
得分记录:  [我要评分]
  自己不好好学习成绩不理想怪的了谁,别怨天尤人了! 我感觉大学城满好的,是来上学的又不是来享受的!P事真多!

IP:您无权察看 2010-9-14 10:36:14
 推荐给好友            操作  2  楼   顶端
2101/1页1
发新贴子 回复贴子
页面运行: 651 毫秒

Powered by 联动北方科技 人工智能技术   2008-2016 网际游航    
京ICP证号090597    京ICP备案090176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00093号
本网站由联动北方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支持
86-27-87056338  Email:webmaster@ngamebar.com